知礼? 明礼? 守礼
孔子曾说过:“不学礼,无以立。”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,就必须从学礼开始。孟子曰:“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。”你注意礼仪,尊重他人,他人自然会向你投以尊重的目光。明礼如一面镜子,照出的是个人的素质与涵养。荀子曰:“人无礼则不生,事无礼则不成,国无礼则不宁。”可见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。先贤们用他们的思想和智慧为我们民族赢得了“礼仪之邦”的美称。
那么,什么是礼呢?从内涵上说,礼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,是人们社会交际中的行为准则。礼貌、礼节、礼仪都属于礼的范畴,礼貌是表示尊重的言行规范,礼节是表示尊重的惯用形式和具体要求,礼仪是由一系列具体表示礼貌、礼节所构成的完整过程。从外延上看,就当前中学生来说,应该包括以下内容:
①? 仪表之礼:面容整洁、衣着得体、发型自然、仪态大方;
②? 餐饮之礼:讲究卫生、爱惜粮食、节俭用餐、食相文雅;
③? 言谈之礼:用语文明、心平气和、耐心倾听、诚恳友善;
④待人之礼:尊敬师长、友爱伙伴、宽容礼让、诚信待人;
⑤行走之礼:遵守交规、礼让三先、扶老助弱、主动让座;
⑥观赏之礼: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,遵守秩序、爱护环境、专心欣赏、礼貌喝彩;
⑦游览之礼:在外出旅游、参观时,做到善待景观、爱护文物、尊重民俗、恪守公德;
⑧仪式之礼:在升国旗等仪式活动时,讲究文明礼仪,做到按规行礼、心存敬畏、严肃庄重、尊重礼俗。
可见!知礼、明礼、守礼不是一句大话空话,它体现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,方方面面。做到知礼、明礼、守礼并不难,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,只要你做个有心人,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就行:与人交往,说声:“您好!请!对不起!”;公共场所,随手捡拾地上的纸屑果皮;生活中不挑不拣不攀比,恪守孝道;课堂上,专心听讲,积极发言,尊师守礼。
同学们,“播种行为收获习惯,播种习惯收获性格,播种性格收获命运”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,从我做起,从现在做起,认真学习“文明礼仪”,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真正做一名“知礼、明礼、守礼”的有道德的文明人。
?